前段時間,聽說之前教過我的大學老師霍忠義教授因為抑郁癥自殺了。這讓我震驚,原來抑郁癥真的可以讓一位知識淵博、溫文爾雅、和藹可親的老師經受不住折磨,選擇用結束生命來反抗抑郁癥的摧殘。這讓我對抑郁癥有了更深恐懼,但是也激發著我繼續去讀《渡過》。沒有想到的是,繼續閱讀我很快沉浸其中,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
這本書震撼之余,同時激發了我對心理學的極大興趣,完全可以用點燃來形容。這本關于抑郁癥的書完全顛覆了我大腦中之前所有關于抑郁癥的觀念,有的段落甚至讓我熱淚盈眶,不禁想起我的老師,同樣經歷了堅強而悲壯的渡過。
作者張進,一個年輕的媒體人,沒有任何預兆患上了抑郁癥,度過了長達半年的病程。他稱那是一段黑暗的歲月。是無知而非疾病,構成了對生命的巨大恐懼。從病愈那一刻起,出于對疾病的好奇,也出于責任心,他開始研究抑郁癥,想搞清楚折磨了他半年之久的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并要把他的心得告知同病者,讓他們少走彎路,于是便有了這本讓我們震驚不已的書。
誰最容易得抑郁癥?
在知識階層中,演員、公務員、媒體人、警察、教師比較容易得抑郁癥。他們內心的激烈沖突和抑郁癥相關。
為何抑郁癥患者容易自殺?
首先,抑郁癥和其他疾病一樣,患者的軀體經受著痛苦折磨。很多人認為,抑郁癥是心理疾病,殊不知抑郁癥首先表現為生理疾患,那時,患者完全不會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癥。其次,專屬于抑郁癥的一個特點,是快感阻斷。當發展到重度階段,屬于人類的所有快樂、各種欲望,統統消失了?;颊呙刻烨榫w極度低落,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毫無意義。對于他,人生不再是新鮮和快樂的旅程,而變成痛苦的煉獄。第三,與快感缺失相關的另一個特征是絕望。這是抑郁癥患者的又一共性。自我評價無限降低、自責、自罪,患者普遍覺得未來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痛苦和巨大的無價值感,足以吞噬他的一切。
很多抑郁癥患者都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封閉是他對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御方式。封閉可以緩解患者的傷痛,但卻會構成新的心理障礙。自殺是另一種防御方式,或許可以稱之為終極防御。這種防御最快捷、最有效,也最徹底,只不過,它帶來的是毀滅。
如何干預抑郁癥患者自殺?
作者從個人經歷出發,給干預抑郁癥患者自殺提出幾個建議。首先要積極求治。血的事實告訴我們:抑郁癥必須治療。許多患者的親朋好友認為,抑郁癥只是心理、情感問題,只要談談話,疏導疏導,“打開心結”,就能“走出來”。這實在是對科學的無知。至于患者本人,得了抑郁癥,起先不自知;挨了很多時日,才會猶猶豫豫走上求治之路。那時他心理準備不足,當醫生告訴他,療程很長,至少半年以上,甚至兩年、三年,還要不斷復診、復查,他就會畏難、絕望、抗拒,經常不能堅持治療,最終釀成悲劇。一旦走上漫漫治療長途,就會有親朋好友來亂出主意。作者在書中負責地告訴大家,西醫的療效最為確切;心理療法應該有效,但受很多條件限制,較難把握;中醫是否有效,尚待科學驗證。至于練功、靈修、瑜伽、念咒之類,基本不靠譜。
因此,一旦發現自己得了抑郁癥,不要猶豫,立刻去看西醫;根據自己的病情程度,請醫生決定,是吃西藥,還是看心理醫生。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在抑郁癥早期,時間就是生命。
其次,干預抑郁癥患者自殺,最關鍵的是判斷患者何時最有可能自殺。自殺分三個步驟:自殺意念、自殺企圖、自殺實施。幾乎每個抑郁癥患者都會有自殺意念和企圖,但要走到實施這一步,還需要客觀條件。依據抑郁癥臨床癥狀表現,醫學上把抑郁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個階段。輕度抑郁癥患者心境低落,興趣和愉快感喪失,容易疲勞,多思多慮,自卑消極,無緣無故出現多種軀體不適;到了中度階段,還會追加腦功能阻滯和精神運動性阻滯,患者感到自己大腦思維功能、行動功能和社會功能下降,不敢見人,人際交往發生障礙;到了重度階段,患者情緒極為抑郁,無法感知喜怒哀樂,思維動作嚴重遲緩;語速慢,語音低,語量少,應答遲鈍,嚴重者可呈木僵狀態。一天之內,經常不言不語,不動不吃。
抑郁癥患者自殺,往往發生在從輕度向中度惡化,以及從重度向中度好轉的階段。真正的重度患者不會自殺。書中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認為,
干預自殺,就要學會識別患者從輕度向中度惡化,尤其是從重度向中度好轉的關口。在這兩個時段,要把病人看好,最好寸步不離。一旦出現閃失,后悔莫及!
在一天之中,抑郁癥患者多在凌晨自殺。這是因為患者的情緒變化晨重晚輕。患者往往早醒,那時情緒最為低落,想到漫長痛苦的一天即將開始,不知何時才是盡頭,自殺的念頭就會蜂擁而至。
第三,如何盡到看護之責?是陪伴,而不是說教。很多人認為,抑郁癥是心理問題,要給患者“打開心結”。殊不知抑郁癥本質上更是器質性問題,在中度和重度抑郁階段,勸他“想開點”“不要死”沒用。要以陪伴為主,不要講大道理,須知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道理;要讓患者知道,他需要時,有人在;不需要時,就可以安靜待著。別打擾他,不要喋喋不休,瞎出主意。
觀照人的精神世界,促進心靈的進步,是一種永不停息的修行,這不論對患者還是每一個追求心理健康的人來說都極其重要。如何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情緒,是每個人畢生的功課。
閑暇之余去翻翻這本《渡過2:接納是最好的治愈》吧,接納自己、接納身邊人……直面問題,不要逃避,我們的心智就會逐漸成熟;逃避問題,心靈就會永遠停滯不前。
更多有用的東西藏在書里,讀一讀,相信會對你有所裨益。